设计的8色调

相信很多设计师都有过类似经历,就是在你设计之前明明已经与客户进行了沟通,并且也知道了客户在色彩上的倾向,于是你信心满满的设计出你认为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作品,结果却被客户当头一棒给否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原因当然有很多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是色调的原因,比如同样是红色,淡红色和暗红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要想学好配色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色调,色调是色彩构成的基础,不仅
Read more...想学会临摹?来看看高手是如何解构一张海报设计的!
are closed

如何解构好的作品呢?在我们的设计生涯中需要多看多想,当然要看很多的好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扩展自己的武器库。那么当我们看到好的设计作品时怎么办呢?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看过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我更建议大家把好的作品保存下来,然后去思考这个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做。
Read more...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人是谁?
are closed

近日与一好友畅聊了许久,朋友是一位热心肠人,爱关心他人尤其对家人特别上心,正因为这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得当所关心之人表现的不如意时便会跟着焦虑担忧,总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也为他们不听话而生气。也许我们身边都会有这类“妈妈”式的家人朋友,大多是因自身所见所闻希望给予“帮助”避免“踩坑”。类似那种“看我早跟你说过你就是不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总结整理了一下我们的问题 一、热心关照是好意吗? 当然是好意了,有人不计成本的给你意见帮助你应当好好珍惜。 但是过于在意被关照人的状态受他的不变所影响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比如现在独生子女多的家庭父母很容易对孩子关着管那生怕出错避免重蹈当初覆辙,但结果更多的适得其反。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作为朋友应该尽可能做到大面危险的警告小面点到为止,结果不过分期望。最终对结果负责的终究是当事人自己而不是热心建议者。 二、关心的人能改么? 改不了,我们可以从小回顾下。 爸妈说:“不要乱跑小心跌倒”哪次不是跌倒后才注意到的。 老师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都是成绩下来同学间比较不爽(被揍)让自己争气。 老板说:“努力工作好好挣钱”。只有真正穷到了才去动脑提升努力奋斗。 一切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是很难改变一个人习以为常的观点行为。 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历实践,亲身看到感受到让现实去打脸。 我们想改变的一些坏毛病为什么总是改不掉?,说白了就是现实还是过得去,也没那么大动力去改变。 三、如何降低关心泛滥? 梳理清关系远近,理解了亲疏关系的现实后当再遇到亲人朋友不如心意时想一想会释怀很多,在交流中我们达成一致的亲疏排序是: 伴侣 >子女>父母>家庭>朋友>社会 为什么伴侣放在前面呢? 唯一可能接受你的一切优缺点,最终陪你到老的那位。所以慎重选择,珍惜相伴。只有处理好另一半的关系你们的子女及各自家庭才能越来越好。 当然在这个前提是多关心自己,才能有能力影响他人。 疏密关系像一个靶心关系网,中间紧密越外层越疏远。 认同这个亲疏排序后便可以解释我们身边常见现象 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改变自己,从而遇到秉性相投的人 如:学习考入统一学校的校友、各种兴趣爱接触到的朋友圈。 我们在成长变化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人 如:儿时的好友奔前程而疏远不联系、工作内容交替忽远忽近、亲朋好友的发展差异渐行渐远等等。 总结下 热情关心他人没有错,对谁都负不了起责任,点到即可。 说服教育改变不了人,亲身经历才能让人改变。 最重要的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如果非要关心一个人就多关心你的另一半吧。
Read more...
are closed